html模版Uber無人車撞車,和大洋彼岸的百度形成完美互動…
原標題:Uber無人車撞車,和大洋彼岸的百度形成完美互動…

原文鏈接:http://geekcar.com/archives/61510

微信號:GeekCar

台灣商標申請

上個周末帝都天氣晴好,朋友圈裡飄滿瞭各種藍天白雲。或許是沉浸在台灣申請商標好天氣裡不能自拔,很少人註意台灣註冊商標到美帝那邊 Uber 無人車翻車瞭。

看到這個新聞,我還是挺吃驚的。我們之前也寫過無人車路測車禍,不過都是小剮小蹭,維修還停留在鈑金+噴漆的階段,萬萬沒想到這次直接翻車瞭。綜合無人車路測史來看,這是人類司機首次直接撞翻一輛無人車。

下面先還原一下事故現場。

這次事故發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 Tempe,具體位置是 McClintock Drive 路和 Don Carlos Drive 路的交叉口。



有瞭地址後,我打開谷歌地圖看瞭看事發地的街景,是這樣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隻是個典型的美國小鎮十字路口,車道線清晰,有紅綠燈,並且也不是什麼繁華地帶。

當時 Uber 的 XC 90 無人車正在直行通過路口,一輛福特銳界左轉但未避讓正在直行的 Uber 無人車。兩車發生碰撞發生後,Uber 無人車翻車,事故還牽連瞭一輛現代伊蘭特。(就是這麼巧,XC90 居然直接翻車瞭…)



綜合各方面消息,目前可以肯定的是:Uber 無人車前排有兩個人,均為 Uber 工程師,當時該車處於自動駕駛狀態。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嚴重受傷。根據當地警察的說法,這起事故責任在於由人駕駛的福特銳界,原因是福特在左轉時未能避讓直行的 Uber 無人車。

遭遇這起翻車事故後,Uber 叫停瞭在亞利桑那州、舊金山和匹茲堡的無人車路測項目。作為 Uber 的重要合作夥伴沃爾沃,還未發表任何聲明。

所以在這起看似嚴重的事故中,Uber 基本就是躺槍的。這條新聞出來後,有人認為我們太需要無人駕駛汽車瞭,這樣就沒有撞翻無人車那種司機瞭。其實也不妨這樣想,假如那輛 Uber 那輛車由人類駕駛,是不是能躲開銳界的「襲擊」?當然,歷史沒有假設…

可以肯定的是,這輛被撞翻的車拉回去之後,Uber 一定會好好分析其中的數據,從中學習經驗教訓。



Uber 的「內亂」

我們暫且不討論 Uber 的技術如何,如果你持續關註 Uber 的話就會發現,這傢公司最近遇上瞭不少麻煩。

特朗普上臺之後,廣大群眾遊行的遊行,示威的示威,按說這種事跟科技公司扯不上什麼關系。可是就在紐約出租車司機在肯尼迪機場罷工期間,Uber 宣佈關閉在肯尼迪機場的動態調價功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傢紛紛以為 Uber 這是在和人民群眾作對,於是發起「刪除 Uber」運動,超過 20 萬人參加。



在公司內部,也有不少員工質問 Uber 創始人卡蘭尼克為何站在特朗普顧問團中。兩天後,卡蘭尼克宣佈退出特朗普顧問團。

刪除 Uber 運動剛平息下來,Uber 一位女工程師發帖揭露公司存在性別歧視,在遭到性騷擾後人力資源部門不作為,並且 Uber 的女性員工越來越少。在她的控訴中,還提到 Uber 員工之間的鬥爭:「Uber 管理階層的關系就像電視劇《權力遊戲》式的政治鬥爭,都隻想著要升官,也直接影響瞭底下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性騷擾醜聞曝光後,在卡蘭尼克的壓力之下,當事人 Amit Singhal 離職,他之前是負責技術的高級副總裁。

更有意思的是,Uber 創始人卡蘭尼克本人在一次搭 Uber 的時候,居然和司機吵瞭起來。巧合的是,司機剛好在車內裝瞭攝像頭,事後把這段視頻上傳到瞭網上。



可能是看到 Uber 負面不斷,Uber 總裁 Jeff Jones 在一周前離職。

其實 Uber 關鍵人才離職潮早已開始,已經離職的包括 Uber 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 Gary Marcus、無人駕駛汽車團隊成員 Charlie Miller(之前破解自由光那位黑客)、產品增長副總裁 Ed Baker。一周前,Uber 的地圖負責人 Brian McClendon 宣佈本月底將離職。

Uber 無人車翻車確實不關 Uber 的事,隻不過翻車這件事又把 Uber 在「負面」的路上推瞭一把。

所有這一切內部爭端,似乎源起 Uber 收購 Otto 自動駕駛公司,因為 Uber 自身的無人駕駛團隊和 Otto 團隊之間存在分歧,而負責 Uber 整個無人駕駛汽車部門的是 Otto 創始人萊萬多斯基。當然,卡蘭尼克的壓力也很大,在急著尋找新的 COO 幫他管理公司。

同病相憐的百度

一大波關鍵人才的離職,和大洋彼岸的中國似乎形成瞭某種「互動」。眾所周知,百度自動駕駛事業最近也頻上頭條,同樣是因為關鍵人才流失。



就在今天,前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宣佈將在 4 月離職,自己創辦自動駕駛公司,並已獲得融資。同樣從百度離職的自動駕駛人才包括:吳恩達(前百度首席科學傢)、餘凱(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倪凱(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高級科學傢)。

回到我們開頭說的「Uber 無人車翻車」這件事,車禍其實隻是把 Uber 又拉回大眾視野,給瞭人們重新討論 Uber 無人車的借口。

結合 Uber 和百度的境遇來看,做自動駕駛不是全明星陣容就能解決的事,更重要的是公司內部管理、權力分配和整體規劃。其次,自動駕駛項目似乎不適合在大公司內部孵化,更適合以團隊的方式運作,就像搞瞭 8 年無人駕駛技術的谷歌,最終選擇將無人駕駛項目獨立出來,成立 Waymo。

總之,希望大傢少點分歧,共建自動駕駛和諧社會。

————————————————

原創聲明:本文為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和「來源自GeekCar」,並附上原文鏈接,不得修改原文內容,否則我們將以舉報處理,謝謝合作!

GeekCar,汽車科技新媒體,專註於智能汽車、車聯網、新能源等前沿汽車科技與產品,致力於讓交通生活變得更美好。歡迎關註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請搜索微信賬號:GeekCar

責任編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 無人駕駛

福特

自動駕駛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ztd577h7z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